主办单位:宜宾晚报社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成都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
宜宾晚报地址:四川省宜宾市南岸长江大道中段27号 新闻热线:0831-99125 读者服务部:0831-2339567 网站联系电话:0831-2339567 QQ:59227734
发行部:0831-2332012 订报热线:0831-2339538 Copyright 2008 宜宾晚报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
蜀ICP备13008762号 备案号:川新备06--120010 宜宾市网监支队备案登记号:5115000312 川公网安备 51150202000118号 站长统计
云知放夜开千叠,月为愁心晕一层 ———读宋词《书剑飘零》
□ 潘玉毅
不记得是谁说过一句话,越是求而不得,越是想要得到。世间的人、事、物往往如此,宋词的《书剑飘零》同样未能免俗。
我年少时偶然读得黄仲则的四句《绮怀》诗———“几回花下坐吹箫,银汉红墙入望遥,似此星辰非昨夜,为谁风露立中宵”,喜不自胜,满世界的跑去找他的诗歌。其时,虽有网络,却未普及,想要摘抄诗句多半得求助于实体书。而我只是一个初中生,身上闲钱不多,相对于李白、杜甫,黄仲则又着实有些“声名不显”,他的作品在我们那个小县城的图书馆、书店里更是难得一见。于是,搜集与黄仲则相关的资料成了我多年未圆的一个梦。
初中,高中,大学,甚至毕业后参加工作,学习也好,培训也罢,每到一个地方,我都会抽空去当地的图书馆和书店翻找史料,摘抄诗句。我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,跑了很多的城市,买了很多的书,也做了很多的笔记。有一次,我在读郁达夫先生的《采石矶》时看到文章的右侧有人用铅笔标注了宋词的《书剑飘零》,查询后得知《书剑飘零》里也写有黄仲则的故事,便四方渴求,然而求而不得。最后经朋友推荐,我从旧书网里溢价买得一本。虽然破费良多,心里却深感快慰,闲时没事便拿出来翻上一翻,极是自得。
从购得《书剑飘零》至今,我阅读此书已不下十遍,每次读心里都会生发共鸣。
就内容而言,全书由《书剑飘零》《京华梦》《才女》《金缕曲》四个独立的故事组成,故事的主人公分别为黄仲则、洪昇、陈端生、纳兰性德与顾贞观。虽然四个故事讲述的内容全无联系,却也有许多相似之处,比如故事里的主人公拥有一个共性,那就是才华出众却郁郁不得志,颠沛流离、穷愁潦倒不说,有的还因言获罪,遭逢牢狱之灾,着实不幸。好在生活给他们当头闷棍的同时,也给了他们别样的“财富”———朋友与知己,支撑着他们在困难中前行,无论是《书剑飘零》里黄仲则与洪稚存的肝胆相照,还是《金缕曲》里纳兰性德与顾贞观的折节相交,又或是《京华梦》里洪昇与玉箫的相知相惜,尽皆令人动容。
就行文来说,作者笔力深厚,匠心独运,谋篇布局,条理清晰,字里行间,甚是用心。诚如内容提要里所写,“作者情感真挚,文笔典雅,生动地描绘出清代社会生活的一些画面”。这些画面是康乾盛世锦绣华服掩盖下的邋遢与肮脏,是歌功颂德鼓吹之曲里的变徵之音,虽只是吉光片羽,从某种角度来说,作者已经很好地完成了历史小说所承载的责任和使命。
我在阅读此书的时候常常觉得,书剑飘零的书剑,用扩句法可以填充为“博览群书,仗剑天涯”,暗合“读万卷书、行万里路”之意,而飘零则将这个古今文人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搅得支离破碎。当然这只是我的理解。事实上,书剑飘零出自元代王实甫的《西厢记》,本就是一个固定的汉语成语,它原指做官或从军,离乡背井,飘流在外,后多形容因求取功名而出门在外、久游未归。其实,只此四字,已从侧面映衬了这部小说集所要表达的主题。
时政
民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