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办单位:宜宾晚报社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成都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
宜宾晚报地址:四川省宜宾市南岸长江大道中段27号 新闻热线:0831-99125 读者服务部:0831-2339567 网站联系电话:0831-2339567 QQ:59227734
发行部:0831-2332012 订报热线:0831-2339538 Copyright 2008 宜宾晚报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
蜀ICP备13008762号 备案号:川新备06--120010 宜宾市网监支队备案登记号:5115000312 川公网安备 51150202000118号 站长统计
宜宾市连续五次荣获 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
宜宾晚报10月21日讯(记者 向伟) 昨(20)日,全国双拥模范城(县)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,宜宾市又一次被表彰为“全国双拥模范城”,顺利实现了争创“五连冠”奋斗目标。这是记者从宜宾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获得的消息。
“全国双拥模范城”由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、退役军人事务部、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共同命名,目的是通过表彰先进,进一步激发广大军民爱国拥军、爱民奉献的政治热情。宜宾市自2016年第四次获评“全国双拥模范城”以来,坚持以“五创”全国双拥模范城为起点,勇当新时代双拥工作排头兵,让军爱民、民拥军的暖流持续涌动在三江大地。
在第五次创建期间,市、县(区)、乡(镇)三级建立了双拥工作领导小组,切实加强组织领导。市、县(区)退役军人事务局单设双拥工作办公室。市、县(区)、乡(镇)、村四级退役局军人服务中心(站)全覆盖,并在五粮液集团等大型企业建立退役军人服务站,双拥工作网络进一步健全。
在运用传统媒体宣传双拥工作的基础上,宜宾还广泛运用抖音、微信等新兴媒体,形成了全媒体宣传矩阵。全市所有区县因地制宜建成一批主题公园、广场等永久性双拥文化设施,强化了宣传阵地。大力培育社会化拥军力量,涌现出了以成中集团、恒善义工协会为代表的民营企业、社会组织拥军生力军,为新时代双拥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全市中小学建设国防教育文化长廊,创办少年军校、红军小学,打造沉浸式国防教育。每年表扬一批“优秀退役军人”“优秀军嫂”和“情系国防好家庭”,悬挂光荣牌15万余块,开展送立功喜报、欢送新兵入伍、迎接老兵返乡等活动,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拥军氛围。
2016年以来,全市持续妥善做好退役军人接收安置、随军家属就业和子女就近入读优质学校工作,用心用情为部队官兵解决“三后”问题,做到部队、本人、接收单位“三满意”。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和就业创业帮扶政策落实到位,培训经费、一次性补助列入财政预算,按时足额拨付、发放。做好优待抚恤,确保军人荣光,优抚对象住院医疗补助实现“一站式”结算,社保补缴实现足不出户自助缴费。充分利用订单式培训、推荐就业、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、创业项目推进会等多种方式,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搭建服务平台,拓宽就业创业渠道。
宜宾市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积极履职尽责,从人、财、物、政策等各个方面全力支持和保障部队练兵备战、强军改革,体现了“宜宾担当”。驻宜部队切实发扬人民子弟兵敢于担当作为、不怕艰难险阻、遇事冲锋在前的优良传统,积极参与突发事件救援处置,在长宁6.0级地震中转移安置群众1.9万余人;积极参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、脱贫攻坚、生态环境建设、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,建成“国防林”约1500亩,投入1000余万元帮扶23个贫困村如期脱贫。2016年以来,各部队与学校贫困学子结对帮扶,提供每人每年2000元的助学金。
当前,宜宾市“五创”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已获得圆满成功,争创“六创”的号角即将吹响。全市将继续保持争创的热情干劲,不断创新举措,加大工作力度,推动双拥工作取得新进步,为宜宾如期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、加快建成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和驻宜部队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力量。
(责任编辑 曾春梅)
时政
民生